我国对医疗保险政策进行改革,按理说这是惠及民生的好事,可是这次医改却遭到众人的吐槽,尤其是使用医保最多的老年人可以说是怨声载道。这次医改引起较大争议主要有两点:1、个人医保账户的钱大幅度减少了;2、老年人买药更不方便了。
比如广州的老年人每月医保账户减少324元。其他城市退休老人每月账户收到的钱可能更少,有的只能收到几十块钱,买一两盒药都不够。
【资料图】
这次医改之前,不少老年人对现行医保政策普遍感到满意,因为他们买药非常方便,平时需要用药的话,可以到离家较近的药店买药就行了。
现在有不少药店还提供个性化便民服务,能帮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提供送药上门服务,这对于老年人来说能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这次医改,不仅降低了个人账户的返款金额,而且以后想要省钱报销,还得自己去医院挂号排队看医生,只有医生开了药,并在医院拿药才可以报销。
以前老年人拿点药,在家门口药店几分钟能搞定的事,现在就麻烦了。老年人去医院门诊忙进忙出,到最后想要的药医院没有。
医院还不能跨科开药,开一种药挂一个号,开另一种药再挂一个号,卡上那几十块钱,只够挂号了,还得楼上楼下的折腾。
这次医改,对于高龄老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真的是太难了。高龄老人行动不便,看一次病,子女们陪着,费时费力受煎熬,太遭罪了。
有基础疾病的人,长期需要服药。医院开药有剂量,不能一次开多了,得不停地上医院,找医生开药拿药,太麻烦了。
这次医改为何会出现“出力不讨好”的现象呢?医改政策制定者脱离实际、闭门造车、拍脑袋想出来的方案难以接地气!
这次医改的主题是“门诊共济”,主要有三个方面:1、返还个人医保账户的钱变少了。2、医保个人账户可以与家人共济了。3、门诊可以报销了,报销比例提高了。
缴纳职工医保的参保人都觉得自己吃亏了,原本属于自己的钱凭什么拿出来共济?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职工医保参保人确实是吃亏了。
那么,返还个人账户的钱少了这么多去哪了呢?挪去什么用了呢?
据说,这笔钱是进了统筹账户挪到门诊报销了,职工医保与新农合实现门诊共济的互助与调剂。
这是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就是工人老大哥帮一下农民兄弟,国家现在缺钱,暂时把医工医保个人账户里挤点钱出来,放在门诊共济资金池里滚动,以便让更多的人受益。
参加新农合的参保人应该是这次医改最大的受益者,这部分人大都是农民。如果说把你多余的钱拿去扶农了,是帮助农民朋友了,你的心情是否会好一点呢?
新农合参保人原本是没有个人账户,也不会有钱返还,所以不存在吃亏。但是改革之后,可以享受门诊报销了,门诊报销比例也提高了,这确实对新农合参保人有好处。
其实这次医改并不复杂,只是将职工医保的个人账户进行了改革,仅此而已。但是很多人明显感受到个人医保账户的变化,进入到个人医保账户的钱减少了,而且有一个很明显的降低。
这次改革个人医保账户,包括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在职人员以往个人所扣除的2%的医保费用会进入到个人医保账户余额当中。
同时企业所承担医保缴费总额的30%,也会划转到个人医保账户当中。整体的划转比例约3%—5%左右,相对是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但是医改以后,不再划转企业所承担的那一部分比例,只划转个人所扣缴的费用。
对于退休人员,其实比在职人员的变化更加明显。因为以前考虑了年龄结构的因素,年龄偏大的老年人群,划转的标准和比例都会更高一些,有些退休老人划转比例超过5%以上。
但是医改之后,不再考虑年龄段的问题,哪怕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都不享受特殊的倾斜照顾,一律按照同等的待遇进行划转,这样退休老人个人医保账户的水平,降低的幅度还是比较大的。
全国大部分地区是按照人均养老金的2%来进行划转,不再考虑个人养老金的因素,也不再考虑任何年龄的因素。
这次医改实现个人账户与家庭成员共享,或许是最大的一个亮点。
这次医改,实现了共享共济个人医保账户。这对于家庭成员当中没有个人医保账户的人来说,确实是一个不错的福利。
你可以建立一个全家人的共享账户,可以把自己的金额划转给家庭成员,比如说你的孩子父母包括配偶,他们都可以正常使用这个账户当中的钱。
客观地讲,这次医改并不是一无是处,有些人群的确可以得到相应的福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次医改最大的败笔应该是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看病难变成了吃药也难。
最后,我强烈建议有关部门倾听老百姓的呼声,急老百姓之所急,对医改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改和调整,让医改政策惠及更多的老百姓,为逐步实现全民免费医疗奠定坚实基础!
#头条创作挑战赛##医改二十年,人民得到了什么实惠#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财富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1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