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 内容页

科创时代:创业团队激励与投资中的战略思维|中欧创投营四期第三模块课程笔记

时间:2023-03-04 11:26:18 来源:中欧创业营 分享至:
中欧创投营四期第三模块,以“ 科创时代:创业团队激励与投资中的战略思维”为主题。由 中欧会计学终生荣誉教授、西班牙商业银行会计学教席教授黄钰昌教授主讲 。一场《创业团队薪酬与激励》的主题授课,围绕“激励和绩效何者为重”展开讨论,并对长期激励机制进行了深度探讨。 中欧战略学教授、创投营联席课程主任张宇教授围绕“投资中的战略思维”来分析投资人如何建立自己的投资体系,并为他人创造怎样的价值。 本次模块邀请到了 峰瑞资本创始人李丰先生, 上海科创基金总裁杨斌先生分别从GP和LP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分享当下的投资环境与机遇。 ↓ 以下是本次模块的课程笔记,诚邀您继续阅读。

教授观点

创业团队薪酬与激励

黄钰昌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会计学终身荣誉教授西班牙商业银行会计学教席教授

高管最重要的是创造股东价值,而股东价值是以实现的利润加上市场对企业未来预期的改变,即绩效+激励。那么激励和绩效,究竟哪个更为重要呢?


【资料图】

图:黄钰昌教授授课PPT截图

通过上图,我们发现“往后看”的绩效模式是衡量已实现业绩,这是决定短期现金奖金比重主要的因素,适用于技术较为成熟或稳定成长型企业。

当企业成长的机会较有限时,绩效占总报酬的比重会较高,比如:传统产业、重工业等等。此时,短期现金奖金占总薪酬的比重,相对的也就应该较高。

而“向前看”的模式是为了激励,它适用于新兴市场、新技术、新产品或新客户。这类模式适合激励创新、高速成长创新的企业,如高PE的企业,或是面临改组或破产的企业。但激励的模式不应用来作为成本管控的工具。

对于高速成长创新型的企业,激励重于绩效。通常,激励所占总报偿的比重应当是较高的,股票或期权占经理人员报酬的比例也会较高。

1. 向前看,怎样设计长期激励?

首先,按工作时长给予还是按绩效授予,企业需要平衡“筛选人才”和“激励人才”的需求。在时间的设置上,也需要掌握好节奏感,设计出适应自己企业特性的时间生命周期。

图:黄钰昌教授授课PPT截图

内在激励还是外在激励?

激励分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 内在激励对我们每个人都非常重要。内在激励包括对工作本身的喜好、信任、自尊、成就感。 外在激励也很重要。外在激励包括金钱、地位等等。管理者在做激励机制设计的时候,要兼顾到内在和外在的激励,千万不要让两者互相打架,这个问题是很糟糕的。管理永远需要把握人性。

激励机制匹配三大要素

激励机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则是信息最大化,它必须搭配几个重要因素:产品、人和系统。 首先,要看产品和激励机制是否匹配。

其次,同样的激励机制,每个人反应是不一样的。强激励适合用在肯冒险且承担风险能力强的人身上。反之,激励则毫无作用。

最后,系统方面需要精准KPI。激励越强,KPI一定要越精确;级别越高,KPI一定要越少。产品的价值单价毛利率越高,强激励越是匹配。考评体制的KPI一定要精确。

激励机制只是管理手段的一种,世上没有一种灵丹妙药适用于每个企业。借鉴可以,但最重要的是思考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投资中的战略思维

张宇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战略学教授

中欧创投营-联席课程主任

1. 如何建立自己的投资体系?

投资体系本质上,体现了我们的认知体系。

哈佛商学院Clayton Christensen教授, “颠覆式创新”这个理论的创立者,提到无论管理理论、社会科学理论还是自然科学理论,都是从现象开始的,需要从业者根据现象去归类和整理,再去寻找相关性和因果性,从而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或者模型。

如何去判断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模型是否正确?最重要的是不断的去使用和验证它,通过发现一些现有体系不能解释或者预测的反例(anomaly),来不断改进和提升自己的理论体系。

2. 价值创造

一个行业到底给客户创造了什么样的价值?在以价值为基础的战略观中,有两个要点。

第一点是支付意愿

指的是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觉得该产品对他来说是值得的。

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或需求层次越高,品牌和商家售卖产品就越容易,定价的权力也就越大。

第二点是机会成本

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业务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业务收入。

对企业来说,所有的业务价值都是由公司、客户和供应商合作而创造出的价值。这个价值与支付意愿和机会成本之间有一个等式:

交易创造的价值 = 客户支付意愿 – 供应商机会成本

支付意愿和机会成本的差额越大,创造的价值也就越大。优秀的企业,通过低机会成本的要素,创造出高的支付意愿,这才是好的价值创造。

价值创造决定了行业蛋糕的大小。很多时候,我们判断一个行业是否值得被投资,首先要看它的规模和增长潜力,而从根本上说,行业规模和增长潜力是由行业中的典型公司所能创造的价值决定的。

嘉宾分享

GP与LP观世界

李丰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

当前中国独特的机会,在于交叉学科和跨行业发展,因为突破性创新通常发生在学科的交叉点上。交叉这个事情在我们自己的所有项目投资当中,最近这三年应该占到2/3。那什么叫交叉学科创新呢?简单点说,就是前沿科技+中国的强势产业链+新需求,进而诞生出新的技术应用,以及高附加值、全球化的品牌新物种。以下图示意:

第一, 如何理解前沿科技和强势产业链?

在过去的五六年,很多前沿科技在我国脱虚向实,不止是在研究领域,而是结合到应用和生产实体中,如自动驾驶、电池、电控等等,都代表着某些技术单项的极致发展和在垂直细分领域的应用。把各个单点链起来威力无穷。此外,中国凑巧在非常多的行业,经过过去四十多年形成了强大、完整的制造链条,这是强势产业链。

第二, 新需求是如何应运而生的?

中国无疑是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零售和需求端面临着快速升级和内卷。同时,整个社会经济结构正在快速进入服务行业高度发展的阶段,中国的互联网渗透率以及电商的渗透率相比全世界而言都是最高的。需求端的消费升级将主导未来的新机会。

如果将新需求、强势产业链以及前沿科技这三大因素相结合,必然会诞生出全球范围内具备中国特色的领先产品。

基于这种特殊的背景,已经涌现出了非常多的创新模式,比如混合零售业和服务业的创新模式,或者用零售业去改造服务业,或者用服务业去提高零售业的溢价。试想一下,如果有9-10亿中产阶级在10年以后超过今天上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他们会买什么商品、服务和品牌?那大概就是从今天开始创业、假定7年以后上市时候一个大公司应该具有的样子。

杨斌

上海科创基金总裁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纲要里都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行业导向,要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强化国家战略的科技力量。

这些方向也非常有助于我们作为投资去认准未来的趋势,投资必须跳出眼前的一些焦虑和迷茫,回过头来去看看人类历史的发展和国家未来的战略——与国家战略同频,与时代脉搏共振。

作为母基金来讲,要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这其中还有很重要的三个功能,分别是连接器、放大器、加速器。

连接器:产融结合,贯通六维度资本纽带,母基金是一个非常大的生态圈的连接器。

加速器:资本催化,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各种资源的加载,快速推动、双向赋能,不仅仅是子基金给这些项目进行赋能,还能撬动上下游资源给项目赋能。

放大器:辐射带动,发挥母基金聚合优势。从运作方式看,母基金具有明显的二次放大的效应。

精彩回顾

创投营四期课前活动之苏州行,参访企业有:东沙湖基金小镇、云创智行、纳芯微 乘风破浪、友谊万岁!创投营亲同学们生日快乐 创投营四期同学夜话 创投营三期&四期同学们“飞盘联谊运动”

学员感悟

“知行 合一 ”,投资人既要从投资实践中持续提炼迭代,也需要通过理论和行业学习更新知识框架。这符合本次上课张宇教授讲授的“如何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的课题内容,也是我 离开校园10多年后选择中欧创投营学习的最重要原因。 创投营四期的学习虽然到目前只进行了三个模块的学习,但是无论课堂上各位教授深入精彩理论结合实践的授课,还是同学们之间无私分享、观点碰撞都让我深感物超所值。更重要的是,帮助我加深了“富德创投”这样专注行业的投资机构的成长的认知,让我对自身机构未来的发展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活到老学到老,老话说的朴素却很有道理。

李剑富德创投

////////// 现在每个月的课程几乎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课前的翘首以盼,到上课时的全身心投入,以及课后的意犹未尽。

而本次第三模块黄教授的薪酬与激励课程尤为如此。之前自己就薪酬设计、股权激励等领域也有所涉猎和研究,但是都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对很多概念、方案的理解都觉得模棱两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黄教授的课程给我拨开了一直萦绕在心头的迷雾:很多隐藏在方案、条款后面的都是最真实的人性!而且也可以用数学模型去论证、推导。

感谢中欧,让我有幸在学校毕业多年后还能系统性的聆听智者的金玉良言。

李骏 华泰证券

//////////

作为一个不在投资行业工作的HR,这个模块对我的帮助和启发非常大。黄钰昌教授讲授的“创业团队的薪酬与激励”,理论联系实践,系统地帮助我们梳理了激励机制的经济理论、高管薪酬设计和合伙人制的激励机制,囊括了企业内部孵化与创新,创投和未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等内容,涉及的话题和企业案例非常深入和广泛,对于在企业做了20年HR工作的我来说,学习要点像宝藏一样挖掘不完。黄教授要退休了,我们能感到他对于校园的不舍,他用不到两天时间给我们传授了毕生所学的精华,我感到非常荣幸和幸运!

张宇教授精心准备了课前阅读材料,包括当下非常热门的经典案例,他从战略思维的视角帮助我们分析和思考投资活动。和传统的战略学讲授方式不同,他的课程更加实战和贴合当前经济热点。同时,作为创投营项目的负责人,他对同学们的关怀、对课程体系的设计、内部教授和外部嘉宾资源的配置,都让我们获益匪浅。他对于学员的社会责任和为人教导,也让我们受益终生。

我很高兴有机会加入中欧创投营,这是一个超过预期、收获满满的旅程。感恩教授和工作人员的付出,感恩优秀的创投精英同学们的陪伴!期待后面的各个模块的精彩内容。

陈忠华NBA中国

1

END

1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两分钟完成创业营|创投营预报名。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财富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1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